经历“史上最严调控”,房企2019品质制胜
2019-01-01 15:25:02 来源:房企观察网
2018年虽然调控升级、市场转向,但也促进了市场竞争回归产品本质。为赢得刚需刚改主导的市场,巩固及提升产品和服务无疑是基础,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又开始打造产品IP和服务IP。
随着2018年12月31日晚间克而瑞公布年度房企销售榜,业内主要房地产研究机构的年度榜单发布完毕,各家房企的2018成绩单就此出炉,房地产行业这一年的风云激荡也告尘埃落定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18年全国各地出台的调控政策多达438次,刷新历史记录。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经历了调控升级、市场趋冷、消费回归理性、行业整合加剧的2018年,不难发现,只有不断强化产品力并打造自身品牌优势的房企,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。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回归品质制胜,这一点已在2018年得到验证,并将在2019年成为更多房企的主动追求。
行业集中度加剧,“赛马”看资源和战略
市场调整,企业御冬,行业进入资源主导阶段,规模房企凭借广泛布局和资金实力等,市场份额越来越高;中小房企则受制于土地、资金等资源限制,生存压力越来越大。因此,2018年房地产行业进入资源主导阶段,集中度也继续加剧。
综合各家房地产研究机构的年度榜单情况,2018年销售业绩百强企业的集中度上升最为明显,较2017年上涨20个百分点。虽然下半年以来百强房企每月业绩同比增速回落明显,但规模房企全年累计销售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、同比增长约35%。
其中,前10强的集中度接近30%,门槛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、同比增幅逾30%。近年来稳居前三的碧桂园、万科、恒大更是均超过5000亿元,规模遥遥领先。
而前20强竞争最为激烈,集中度约为40%,门槛值在1300亿元以上、同比增幅高达60%。有逆势突飞猛进的如世茂,有新晋千亿军团的如正荣,还有战略成熟、发展稳健的如泰禾。
在中指研究院、克而瑞、亿翰智库三大研究机构的年度榜单上,泰禾均稳居前20强。还值得一提的是,根据克而瑞发布的权益金额排行,喜欢自己“操盘”的泰禾位居第17位。这个数据比流量金额更能说明房企的销售业绩。
在2017年跻身千亿梯队后,2018年泰禾主动调整节奏,谋求“走得更稳、走得更远”。有内部人士直言,虽然2017年底曝出过2000亿元这个预期,但这是董事长的个人愿景,作为上市公司也早已对投资者进行了提醒,愿景能否实现,与宏观经济形势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、公司项目建设开发进度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,并不构成公司的预测和承诺。
而步入2018年,泰禾是货值充足并继续获得市场认可的,但下半年根据政策及市场环境主动调整过公司策略,有意识地放慢了节奏。
公开信息显示,在2018年8月的月度经营例会上,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表示:“有一些企业,只求速度,只求规模,就会把自己弄得非常狼狈。以此为鉴,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,不能只求快。今年下半年,我们要将步伐慢下来,踩得更扎实,宁可牺牲规模,也要把公司管理和人才夯实到位。宁可少一点,也要精一点;宁可慢一点,也要好一点。” 在全行业都讲业绩、冲规模、拼速度的情境下,泰禾敢做这样的动作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有分析师也指出,2018年各行各业普遍处于增长速度“换档期”,房地产全年调控压力高企,全行业过冬已属共识,根据榜单泰禾逾35%的增速并不算低。
而且泰禾在2017年和2018年都稳居前20强,只不过2017年泰禾属于“弯道超车”,主动加杠杆获取千亿授信,大举拿地;到了2018年则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,风格趋于内敛,在已拥有充沛货量的基础上拿地不多,但加强销售及回款,辅以多管齐下的创新融资手段。
综合来看,泰禾很有战略“定力”,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打法,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和模式冲击,呈现出战略成熟、体质健康、发展稳健的面貌,得以在房地产行业前列始终占有一席之地。
产品和服务当先,市场竞争回归品质制胜
2018年虽然调控升级、市场转向,但也促进了市场竞争回归产品本质。为赢得刚需刚改主导的市场,巩固及提升产品和服务无疑是基础,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又开始打造产品IP和服务IP。
在产品上,如金茂发布“金茂府2.0版本”,提出中国城市科技人居的超级进化;在服务上,如融创打出“桃源+”,提出要成为美好生活整合服务商。
这里不得不又提到泰禾,在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均早有IP在手。泰禾旗下“院子系”已是名动中国,十多年来布局了“22城44院”,并且还有“大院系”、“小院系”、“园系”、“府系”等衍生产品线;2018年新生的“湾系”成功开启“住假地产”新时代。
而2017年就提出的“泰禾+”战略也在2018年实现全面落地,一站式解决业主的购物、社交、医疗、文化、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生活需求,打造出独具泰禾特色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线。
业内人士还指出,房企也是借助产品和服务的提升实现项目溢价。根据几大机构发布的年度销售金额及面积排行不难算出,前20强中,泰禾以每平方米约2.4万元的销售均价居于首位,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泰禾并非靠规模取胜,而是以产品力、高品质赢得市场认可。
可以说,面对产业寒冬,泰禾反而进行了一场自我升级。比如宁可牺牲速度和规模,也要保证质量,在项目产品上更严苛打磨,坚守工匠精神,经受了限价不减配的考验,甚至成为其他楼盘维权的正面案例。不久前,“泰禾院子”还入围首本全国高校房地产专业案例教材,成为逾400所垂直专业高校、50万在校大学生的教学案例。
又如全面实施“泰禾+”战略,2018年“泰禾+” 已开始在北京、福州、上海、杭州、苏州等城市相继落地,医疗、教育、商业、院线、养老等各项服务四处开花,成为地产板块之外的亮丽色彩。这也显示出泰禾的产业版图已日趋成熟,并且体质健康,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和模式冲击,“泰禾+”更是公司未来稳健发展的“护城河”。
克而瑞的分析师指出,未来项目实际的销售表现将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对产品的打造。“近年来,大部分房企已经逐步发展形成了自身标准化、系统化的产品体系。未来应更多地审视客户需求,更多地从客户需求出发,找到自身的产品定位。从中长期来看,中高端改善类产品将成为各能级城市新房市场供应的主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