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全过冬“的房企样本


2021-09-06 09:01:22 来源:公众号:房企观察

如同一场战役,兵贵神速,中南做到了“降杠杆效果显著,三道红线全面改善。”

房地产行业之变,无法阻挡。需要习惯三道红线、以及常态化的房地产调控……

“行业的竞争,正从百米冲刺变成一场马拉松。”正如中南建设董事、总经理陈昱含所言,地产行业发展到了比拼配速和自我控制节奏的时代。

在相对严峻的外部形势下,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,主动调整的中南在2021年上半年表现如何呢?

中南给出的答案是:稳中有进,稳中向优。

8月26日,中南建设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,实现“地产+建筑”双主业均衡发展,增速和经营质量有效平衡。

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金额、销售面积的双位数增长,其中销售金额1089.8亿元,同比增长33.9%,销售面积790.1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9.7%;

建筑业务方面,加快转型升级,实现营业收入113.5亿元,同比增长17.2%,新增合同金额153.1亿元,同比增长3.3%。

防御:审慎经营下的增速平衡

 2021年上半年,国家“房住不炒”政策总基调不变,继续强调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不变,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是今年也是未来年度的房地产调控目的。

国家陆续出台土地供应“两集中”、纳入“三道红线”试点的重点房企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%等调控政策,将加速房企降杠杆的进程,也会对接下来第二、三批集中供地产生巨大影响。

可以说,房地产的赛道,还是那个赛道,只是对于赛车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。唯有安全与稳健,才具备持续竞争的资格。

中南对于目前形势早有预判,近两年中南主动放低了增速,并采取“审慎经营”的主动防御战略。

中南表示,当下将把审慎经营放在第一位,在平衡的前提下会抓住机遇,理性投资,通过轮动的布局和合理的下沉规避掉热点的方式,以确保获地比。

一方面,中南坚持土储紧平衡战略,这在地价和房价“双受限”的情况下意义重大;另外一方面,中南坚持主流市场、主流客户、主流产品战术。

在投资策略上,中南采取土地紧平衡策略,保持短期内供需大体平衡,土储量级与资金占用取得良好平衡。同时适度下沉布局,围绕近核不进核原则,一二线与三四线储备轮动互补;在长三角和山东地区极致深耕,在中西部、珠三角围绕优势城市向下扎根。2021年上半年,公司新增项目41个,新增规划建筑面积699.9万平方米,同比增加1.7%,其中40%位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群。

多年来深耕的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南建设业绩最大贡献主力,报告期内,长三角区域贡献销售金额合计684.03亿元,占总销售金额比例高达62.8%。

截至2021年6月末,中南建设已经入内地116个城市,共有505个项目,总土地储备建面4740万平方米,同比增加7.5%。其中长三角地区土地储备2200万平方米,占总土地储备46%,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强劲动力。

多元化的土储策略也使公司的拿地成本持续降低。除传统招拍挂外,中南通过定向获取、合作获取以及收并购等方式有效拓宽了储备来源,降低竞争压力。2021上半年平均地价4100元/平,而2019年上半年、2020年上半年平均地价分别为6300元/平、4400元/平。

同时,中南平均销售价格呈上升趋势,2021年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格13793元/平方米,同比增长3.2%。销售价格增长的同时,获取土地平均地价呈下降趋势,为未来项目结利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忧患意识下,打赢“防三高”持久战

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有云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

对于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,能够做到具备“居安思危”忧患意识并付诸行动的房企并不多,“在未来相当长时间,审慎经营都是我们的首要原则。”陈昱含表示。

中南认为,所谓房地产行业的经营风险,可以用“三高”来比喻,即高血压、高血糖和高血脂。

其中,“高血压”指流动性问题。在当前大环境下,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企,确保流动性是中南的第一要务。为此,中南以预算和资金管理为核心,贯彻以能定收、以收定投、以收定支原则,建立了一整套覆盖投融管退的精益管理方法和工具,确保流动性安全。

“高血糖”指杠杆和规模。对房企而言,三道红线就是血糖仪,不能达标就会影响发展能力,所以我们还是要坚定去杠杆,在增速上保持一定弹性,加速实现三线全绿。

“高血脂”指利润问题。目前行业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就是高血脂的表现,考虑到政策调控持续、人口红利减少、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、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,行业利润率长期仍不容乐观。怎么办?只能是通过轮动布局、合理下沉、规避热点等方式确保货地比,通过精细运营确保效率和全周期利润实现,通过长期产品创新和供应链建设优化成本。

中南对于对审慎经营的系统考虑,更是一场“防三高”的持久战。所以在整个未来的经营观上面中南的态度是审慎经营,而且是长期主义的导向。

如同一场战役,兵贵神速,中南做到了“降杠杆效果显著,三道红线全面改善。”

报告期内,中南建设各类负债指标持续下降。2021年6月末中南建设总负债率85.99%,比2020年末下降0.55个百分点。

“三道红线“指标实现全面改善,净负债率和现金短债比均优于监管要求。于2021年6月末,中南建设净负债率(有息负债减去现金与净资产的比值)95.27%,比2020年末下降2.00个百分点;扣除受限资金后的现金短债比1.03;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7.42%,较年初降低1.27个百分点。

现金流方面,截至2021年6月末,中南建设经营性现金流入746.4亿元,是一年内到期的各类有息负债的3.6倍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.1亿元,同比增加18.6%,连续四年保持正值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5.5亿元,同比增加10.0%。

截至报告期末,中南共获得银行授信总额度1835亿元,已使用授信额度410亿元,剩余授信额度为1425亿元。充裕的现金流为中南建设平衡财务风险提供坚实基础。

扎实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以及稳健的业绩增长,让中南建设获得了评级机构的一致认可。上半年来,联合国际将中南建设的主体信用评级从“BB-”上调至”BB”,评级展望稳定。

另有22家券商机构给予中南建设”买入“评级,其中包括华创证券、华泰证券、东北证券、海通证券等在内的15家给予最高级别评级。

进攻:发力产品与服务

 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,产品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,如何在市场中有质量的高效发展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思考。

产品力永远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一生命力,多年来中南建设房地产业务一直坚持主流客户、主流市场、主流产品定位,坚持产品标准化,通过成熟产品高复用和供应链建设持续提升生产稳定性和运营。

如果说审慎经营,体现了中南防御的一面,那提升比较竞争优势则是中南进攻的另一面。为此,中南提出了三个卓越目标,具体包括:卓越运营、卓越建设、卓越服务。

2021年,中南坚持产品力与服务力的双向提升,通过“新家”、“新服务”、“新生活”三个维度,由点及线,串线成面,构筑起“美好立方”体系。

中南美好立方覆盖产品、工程、物业和社群等由无到有的全周期,以工地开放为底盘,前置性展示工程品质和物业服务,开展社群活动,为业主提前预演中南式健康美好生活的立方服务体系。

此外,中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在产品标准化和生产稳定上发力,改善供应链管理,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。中南建设率先发布中国健康住宅标准体系,累计在全国落地278个健康TED社区,有100余个在建项目配备节能系统。在智慧社区领域,中南建设基于阿里云物联网IoT 、云计算,推出智慧社区/智能家居标准化体系,为业主缔造美好人居生活。

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,中南的客户满意度稳步提升,根据第三方住宅客户满意度调研,2020年年度客户满意度指标为82%;2021年半年度客户满意度指标为84%。

对于未来的中南建设,将打造成卓越运营+卓越建设,叠加卓越服务的多层面赋能。

2021下半场,中南建设将继续深化长期主义战略观,在拥护宏观政策导向、强化调控下的发展定力的同时,实现稳健经营和高效管理,持续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。

中南建设董事长陈锦石认为,现在市场在冬天,也是中南的转型期,既要应对冬天,又要做好转型,更要符合国家结构性调整。因此,中南需要一点时间。但总体而言,房地产依旧值得期待,对于中南的明天更是充满信心。

事实上,2021年地产股在资本市场总体表现差强人意,中南建设的控股股东选择用增持的方式彰显信心。

8月30日中南建设控股股东中南城投公布 2021 年以来,其已通过公开方式累计增持中南建设股份 4,879,403 股,占中南建设2021年1月12日总股份的0.13%。

“现在是投资者买中南的股票最好的时候,买了以后你十年也不要卖,平均收益率不达到10%我来赔给你。”陈锦石信心十足地表示。

的确,冬天总会过去,春天总是令人兴奋。在这场大变局下,中南正在焕然新生。



公司新闻
中交地产:2024年营收183亿 归母净亏损51.79亿
4月14日,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。 报告期内,中交地产营业收入为183.02亿 …
公司新闻
远洋集团:远洋控股2024年除税后净亏损约153.35亿元
4月15日,远洋集团发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。 公告显示,北 …
公司新闻
“好房子”背后,这个企业的解题思路引发了三个行业假设
在“好房子”愈发高涨的呼声下,越秀迅速做出了反馈。